邦聯最適合兩岸嗎?

──評卓慧菀《既獨又統的邦聯最適合兩岸》一文

傅雲欽   2010.03.29

2001年國民黨主席連戰擬以邦聯論列入國民黨的政策綱領,以擺脫李登輝的兩國論。
但對岸對邦聯論嗤之以鼻,連戰的邦聯論就不了了之了。
(圖:聯合報)。

中興大學教授卓慧菀近日發表《既獨又統的邦聯最適合兩岸》一文,提出邦聯論,以解決台灣在「事實獨立,法理一中」現狀下,統乎獨乎的難題。

傳統獨派還陷在「一邊一國」的幻覺中。卓慧菀已認識到台灣的現狀只是「事實獨立,法理一中」,可說腦筋比傳統獨派清楚。「事實獨立,法理一中」就像一對分居的夫妻,事實上獨立自主,但法理上還是夫妻關係。台灣邁向台獨,像分居的夫妻離婚。台灣邁向統一,則像分居的夫妻團圓。

卓慧菀說邦聯是從「不統不獨」變成「既獨又統」。這「既獨又統」四個字用得不適當。這會讓人誤認為邦聯是從「事實獨立,法理一中」變成「法理獨立,事實一中」,如同原分居的夫妻辦理離婚後,又同居在一起。其實,邦聯的「統」只是一種鬆散的「統」,偏向精神面、文化面,應不是「事實上統一」的意思,不像男女同居的情形。

卓慧菀說在中國武力威脅下,完全獨立不可得,因此主張台灣獨立為一個新國家,但同時與中國締約成為邦聯。可見這也是一種避免與中國對決的較溫和的台獨主張,也是某程度的「台獨(指完全台獨)無望論」。這種論調可能適合膽小、投機、充滿奴性的台灣人民的胃口。但這種溫合的台獨主張,早有人提倡,北京分面從未同意。顯然北京方面認為並不適合。例如2001年國民黨主席連戰曾想要以邦聯論列入國民黨的政策綱領,以擺脫前主席李登輝提倡的「兩國論」路線,向北京示好。但對岸堅持「一國兩制」,對邦聯論嗤之以鼻。連戰的邦聯論就不了了之了。卓慧菀說邦聯最適合兩岸,未免太一廂情願。

卓慧菀說邦聯只是願景,達成的時機尚未成熟。何時才能成熟呢?卓慧菀說是「中國的中央與地方分權成為中國的共識」的時候。這似乎是一種「中國分裂論」,即中國大陸分裂成數塊,構成邦聯,台灣才順勢獨立並加入邦聯。在中國分裂之前,卓慧菀說:「目前能做的就是確保台灣的事實獨立不受侵蝕,不追求法理獨立,並傾全力於發展經濟、強化民主,直到邦聯的時機成熟。」

這種消極等待外在局勢變化,然後混水摸魚的論調,就像被莽夫欺凌的婦女逃家在外,不敢挑戰丈夫訴請離婚,只是等待丈夫另結新歡後,有一天丈夫找她辦離婚,以便能迎娶新歡一樣。我不以為然。台灣人民如果一直那麼膽小、投機、充滿奴性,只看天吃飯,不敢冒險,如何取得國格,走出國際社會?台灣人民如平常不培養台灣民族意識,累積獨立建國的能量,恐怕人家大陸分裂成七塊,台灣還不敢成為第八塊呢!

如果中國一直不同意邦聯這種溫和的安排,而中國大陸又不分裂,甚至越來越團結時,台灣終究要如何?繼續維持現狀等待下去嗎?

等待不是解決台灣「事實獨立,法理一中」的辦法。台灣應要朝獨立建國方向努力。莫等待,否則,「紅」了美麗島,空悲切。

何況,在與中國談判的策略上,台灣也應以台獨為目標。邦聯充其量只是台灣讓步的底線,不是談判的目標。以邦聯當目標,台灣還有讓步的空間嗎?可見由談判的策略上看,主張邦聯論也不適當。

邦聯是否最適合台灣,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邦聯論不適合台灣獨立運動

-----------------------------
參考資料
-----------------------------

卓慧菀(作者為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
中國時報  2010-03-16

溫家寶說台灣同胞是我們的兄弟,兩岸簽ECFA,大陸可以讓利。中國和平統一的目標明確,因此知道要做什麼。台灣呢?「事實獨立,法理一中」的現狀使朝野內耗在統獨爭議中,不論國家治理或兩岸關係都缺乏長期的規劃,因此日趨劣勢。筆者主張「不獨不統,直到既獨又統的邦聯成為可能」以結束現狀中事實法理的衝突,終結內鬥,期使全國朝清晰的目標努力。

馬總統主張不獨、不統、不武,此政策固然務實卻未能停止爭議。因為統獨之爭爭的是台灣終極的國家定位,而不獨不統並未提出未來目標。

「邦聯」主張並非新論,連戰即曾提出,宋楚瑜的「一中屋頂」也類似,但邦聯被簡化為聯邦,一中屋頂則與一中混淆。筆者以「既獨又統」說明,希望清楚解析邦聯為何優於統、獨、一中三憲等主張,也勝過僅維持現狀。

邦聯係由主權國家透過條約設立共同機構,以協調共同政策的安排。邦聯尊重成員國的主權;非經一致決,不得變更邦聯條約。

筆者的邦聯主張因此包含「台灣獨立為一個新國家,同時與中國締約成為邦聯」。為提高其可行性,此既獨又統的安排必須「前後接連、同時發生」。中國承認台灣獨立的同時,與台灣締結邦聯;各國則同時承認台灣的獨立及兩岸的邦聯。獨與統不但同時成為事實,也同時為法律所確立。

「既獨又統」的願景與「事實獨立,法理一中」的現狀大不同。兩者皆有獨有統,但在邦聯中統與獨皆為事實,也皆為法理,兩者一致;而現狀中的事實法理則相衝突,而此衝突正是一切爭端的源頭。台獨主張者企圖「使獨立的事實成為法理」;中國則從不隱瞞其「將一中的法理變成事實」的企圖。

邦聯優於統或獨,因為國人不願意接受統一,而在中國武力威脅下,獨立實不可得。邦聯也優於一中三憲,因為類似歐盟的第三憲雖與邦聯雷同,但前二憲即目前領土重疊的兩岸憲法,與第三憲間仍存在法理的矛盾。

目前邦聯完全不可行。但筆者並不主張明天就尋求與中國締結邦聯,而是以此為台灣長期的願景,並且主張「不獨不統直到既獨又統」。此願景與現行不獨不統的政策一致,並且完全符合民眾「維持現狀、以後再說;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反對一國兩制;反對中國武力犯台;兩岸和平、共創雙贏」的主張。

證諸中國國土之廣,區域差異之鉅、及各地方政府經濟自主權日增等事實,由目前中央集權制的憲政安排演進成邦聯制並非不可能。一旦中央與地方分權成為中國國內共識,其與政治差異更大的台灣締結邦聯的可能性也就提高。

而且邦聯不必是兩岸政治安排的唯一終點,國際政治有邦聯進而組成聯邦,也有邦聯分解的前例。只要有共識,邦聯可進而一統,但也可協議分手,全視人民對邦聯安排的滿意程度,因此提供良性的競爭環境。

邦聯願景足以團結國人,因為台灣為使此願景在未來成為可能,目前能做的就是確保台灣的事實獨立不受侵蝕,不追求法理獨立,並傾全力於發展經濟、強化民主,直到邦聯的時機成熟。

胡錦濤說:只要是有利於祖國和平統一的事都要盡力做好。台灣如能以「不獨不統直到既獨又統」為全民共同的願景,將與對岸進行一場「盡一切努力,和平爭取人民選擇一己目標」的良性競爭,為兩岸人民謀得最大幸福。

-----------------------------

——台灣政壇關於「邦聯」、「聯邦」的議論
鄭海麟(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系教授)
《海峽評論》  113期  20005月號

日前,台灣候任總統陳水扁在拜會國民黨元老孫運璇時提到,對海峽兩岸來說,「邦聯制」是一種新思維,具有很大的討論空間,但陳的這一提議,立即遭到正在台灣訪問的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學者余克禮的反對。余表示,無論「邦聯」或「聯邦」,北京政府皆不會接受。沈默了一段的「邦聯」或「聯邦」問題,在台灣政壇再次被提出來討論,筆者認為,對上述問題有必要作出歷史的回顧和概念上的釐清,以便讀者對「邦聯」或「聯邦」問題有較清晰的認識。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台灣前清華大學校長沈君山,在與大陸國家主席江澤民晤談中,便提出有關兩岸實行「邦聯」的構想,但並無任何結果。1994年,時任行政院長的連戰曾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不排除聯邦或邦聯制,顯示連戰對於邦聯制一直有極大興趣,副院長徐立德也呼應連戰的說法,時任陸委會副主委的蘇起也附和連戰的說法,但同時也承認「最大障礙在北京政府」。這多少也反映出當時國民黨內部對聯邦或邦聯統一中國的態度,至於民進黨內,則意見不一,立委陳定南蔡同榮都曾強烈反對,新潮流派大老吳乃仁卻早在90年代初即表示,「可以接受邦聯制」,前主席施明德也提出類似的主張。陳水扁在參選總統前就大陸政策三問連戰中亦提到「邦聯」問題,但他並沒有表示贊同或反對意見。在台灣島內,有關「邦聯」或「聯邦」的議論,筆者認為最值得介紹的是陶百川先生的「二元合作聯邦」構想。

19921112日,時任「總統府國策顧問」的陶百川先生,在「一個中國政策」學術討論會上,發表題為《在近程以聯絡謀和諧,在中程以聯合求共存,在遠程以聯邦為統一》的演講,內中著重闡述了「以聯邦為統一」的觀點,並指出須採取「二元合作聯邦制」(Cooperative dual Federalism)。他強調統一的中國在自由、民主、均富三要素外尚須具備均權,意指中央與地方都應享有適當程度和幅度的權力,各取所需,各得其所。陶百川認為:「蘇聯之所以解體,便是因為聯邦政府過分侵佔了加盟共和國的權力和利益,我國規劃統一,應以蘇聯為殷鑒」。於是他提出「展望二元合作聯邦」的十項想法。

一、統一後,聯邦政府不派軍隊進駐台灣,也不調走台灣的軍隊,台灣可向外國購買並自製武器,以維持自衛兵力。

二、統一後,台灣可保持其經社制度,生活方式和黨政軍特的各項組織。

三、統一後,台灣可在中國的原則下行使外交權,包括參加國際組織,並與他國簽訂經貿協定和處理領事業務。

四、統一後,台灣將有獨立的立法權,在不違背聯邦憲法的原則下,可制定自己的法律,作為管理台灣的基礎。

五、統一後,台灣將有獨立的司法權和司法機關。大陸的法律規章不適用於台灣;台灣的最高法院有最終審判權,不必上訴到聯邦最高法院。

六、統一後,台灣可用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並用「中華」或「中國」(China)的稱號;如果將來另定新國號和國旗,則應一體使用。

七、統一後,聯邦政府設兩院制的聯邦國會,它的上院由各省議會選派代表二人參加組成,下議院議員則各有人民普選產生。上議院獨自享有聯邦任命同意權,凡聯邦政府往各省的聯邦人員,必須先得該省所派上議員的同意。

八、統一後的聯邦政府設憲法法院,享有聯邦及各省法律之審查權,其法官人選須得聯邦上議院的同意。

九、聯邦與各省如有爭執,應以和平方式協調解決,不得使用武力。其爭執如涉及憲法或法律者由憲法法院判決之。

十、各省得經省民直接投票決定退出聯邦,但其投票須由聯邦政府派員監察。

以上十項建言,其中第一至第五項據說中共領導人曾經作出承諾,其餘各項則有待協商。陶的「二元合作聯邦」,凸顯的是「統中有獨,獨中有統」的精神,兩岸政府如能接受並付諸實行,則「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一個中國,永慶昇平」(陶百川語)。具體的內容為:各州政府與中央政府處於平等的地位,各自行使憲法賦予的權力,享受各取所需的利益,實現「統一而不集權,分治而不分裂」,也就是不集權的統一,不分裂的分治。此外,陶百川也考慮到,這種「二元合作聯邦」,恐中共方面驟難完全接受,於是又提出:在國家統一的過程中,以「中華國協」作為過渡安排俾他日統一的條件如果成熟,國家就能早日統一。如果一時尚難統一,則因彼此能在中華國協中和平共存,互助合作,並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一致對外,則兩岸關係便能維持,而不必急於強求統一,至於這種「中華國協」之由來,則是參采「英聯邦」的模式,於國協中設秘書處,作為各會員間的溝通管道和協調機關,另設國家統一委員會,討論促進自由、民主、均富、均權的統一方式,國協的會員得依法定程序退出「中華國協」(即所謂「退出權」)。

以上陶百川先生有關兩岸統一的構想,基本上屬於由「邦聯」(中華國協)作為過渡安排,最終實現「聯邦」(二元合作聯邦)統一中國的思路。這種統一模式,進可實現聯邦制統一中國的目的,退可維持分治而不分裂的現狀。對台灣來說謂有百利而無一弊,固曰「務本務實,可大可久」(陶百川語),無疑是一種十分理想的方案。不過,它的現實性則是頗成疑問的。無論如何,自陶百川提出以邦聯制過渡為聯邦制的主張之後,台灣政壇關於聯邦或邦聯的討論開始愈來愈豐富,大陸學術機構也傳出正在研究邦聯制的風聲,據雲大陸學者表示,如果台灣提出的邦聯制是「一個中國」前提的邦聯,比起純粹由主權國家組成的邦聯,北京應會來得容易接受。意謂北京可能容忍台灣提出的邦聯只是作為一個過渡性的概念,最終必須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完成統一。但北京無法接受兩岸間成為主權獨立的國家所組成的邦聯,這種邦聯,無異承認兩岸兩國。看來,比較可行的方案還是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實現「聯邦」。

關於「聯邦」與「邦聯」表面上只是一字之差,很多人不加區別地將它們混為一談,或者是將它們視為同類概念來理解,但事實上,兩個概念所包涵的內容卻有本質上的不同。如將它運用在「分裂國家」的德國、韓國,特別是「大一統觀念」根深柢固的中國,更應該作嚴格的區分和概念上的釐清。

首先,我們來考察權威的國際法著作對「聯邦」和「邦聯」的解釋。在《奧本海國際法》(Oppenheim's International Law)第9版(1992年)中,有「邦聯」(Union of Confederated States)和「聯邦」(Federal State)之分。嚴格說來,「邦聯」並不是一個國家,它是兩個以上的國家的聯合體;而「聯邦」則是一個國家。

關於「邦聯」,該書有如下定義:「邦聯是若干完全主權的國家,為著維持它們的對內和對外的獨立的目的,根據一個條約而聯合成為一個具有自己的機關的聯合體,而這些機關被賦有對各成員國的而不是對各該國的公民的一定權力。這種邦聯和政合國一樣,本身不是一個國家,它只是國家之間的國際聯合,是一個國際性的社會,因為各成員國仍然各自是完全主權國家和獨立的國際人格者。」(參看該書Set.74

關於「聯邦國家」,該書的定義有:「聯邦國家是若干主權國家的聯合體,有其自己的機關,並且不僅被賦予對各成員國的權力,而且還有對各成員國公民的權力。這種聯合體首先是以各成員國之間的國際條約為根據的,其次是以後來被大家接受的憲法為根據的,聯邦國家被認為是與它的成員國一起存在的一個真實的國家,因為它的機關對於各成員國公民有直接的權力。」(參看該書Set.75

根據上述定義,我們可以看出作為「邦聯」的這種聯合體,它並不是一個真實的國家,對各成員國的公民亦不能行使權力,在國際上也不能代表各成員國發表宣戰、媾和聲明或締結政治性條約,因此它不是一個國際法主體,只是一種鬆散的國際性的社會,參加「邦聯」的各成員國還擁有「退出權」或曰「脫離權」,必須指出的是,「邦聯」無論在歷史上或現實中都是非常少有的。歷史上著名的「邦聯」有1580年至1795年的尼德蘭,1778年至1787年的美利堅合眾國,1815年至1866年的德意志,1806年至1813年的萊茵邦聯,1895年至1898年的中美共和國等。至於現實中的「邦聯」,1981年締結並於198221日生效的條約所建立的塞內岡比亞邦聯也許是一個典型事例。而大家所熟悉的「英聯邦」,雖然有某些「邦聯」的特點,但它在法律性質上既不是「聯邦國家」,也不是「邦聯」。它不是聯邦國家,因為它沒有一個對各成員國及其公民都有權力的機關。它不是邦聯,因為它沒有一個把各成員國聯合在一起的條約,也沒有一個在事實上以及為了重要的目的在法律上對成員國有權力的機關。「英聯邦」事實上是一個由具有共同的來源、歷史和法律傳統的一些國家組成的聯合體或曰共同體。

與「邦聯」相反,「聯邦國家」本身被認為是與其成員國同時存在的一個國家,並且主權是分屬於聯邦國家及其各成員國的。聯邦國家及其各成員國之間的權限和關係是:關於國家存在的一部分目的的職權交給聯邦國家,而關於另一部分目的的職權仍然由各成員國保留。聯邦國家在其職權內,可以制定法律,直接拘束各成員國的公民,而不受這些成員國的任何干預。另一方面,各成員國在它們的職權所及的範圍內是完全獨立的。聯邦國家(而不是成員國)有權宣戰、媾和、締結政治性條約、派遣和接受外國使節。因此,聯邦國家本身是一個國際人格者,具有國際法上主權國家的一切權利和義務,構成一個統一的國際法主體。

對於「分裂國家」來說,「邦聯」的定義含有將分裂的各部分固定化、永久化的意味;而「聯邦」的定義則含有將分裂的各部分統一在一個主權國家之下的意味。如將這兩個概念應用於目前的兩岸關係,那麼,兩岸統一後的「邦聯中國」對海峽兩邊的公民不具有統治權,對外亦不能代表兩岸政府行使主權,「邦聯中國」本身只具有作為政治團結的象徵意義,而不具有實質性的法律內容。因此說它與目前國際間承認的「一個中國」原則是矛盾的,實際上海峽兩岸變成了固定化的一邊一國。而兩岸統一後的「聯邦中國」則不同,它不但對海峽兩邊的公民具有一定的統治權,而且有權代表兩岸政府在國際間行使主權(如宣戰、媾和、締結政治性條約等),因此說它與「一個中國」的原則是不矛盾的,實際上海峽兩岸變成了一個統一的主權國家。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未來中國的統一宜用「聯邦」而非「邦聯」,原因是,聯邦制本身與國際間承認的「一個中國」原則並不矛盾,而聯邦中國本身即是國際法主體;邦聯制則不同,因為邦聯本身不是國際法主體,而國際間承認的「一個中國」必然由各成員邦所代替。誠如中共中央台辦和國台辦在一九九八年九月出版的《幹部必讀》一書指出:「如果實行邦聯制,台灣將變成一個獨立的國家,通過協議與我國主體部分形成一個鬆散的國家聯合,事實上台灣就從中國分裂出去,這不是統一而是分裂。」這也是北京斷然拒絕用「邦聯制」統一中國的原因。總而言之,「邦聯制」既不符合兩岸中國的社會實際,也不符合「分裂國家」走向統一的模式。

-----------------------------

劉宏(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
中國網  200179

77日,隸屬國民黨的“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正式提出爭論多時的“邦聯制”政策構想,該構想稱:“依循‘國統綱領’,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基礎上,追求兩岸和平穩定關係,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建構臺海和平區;在台灣優先的前提下,推動階段性的‘邦聯’,邁向民主、自由、均富的統一。”711日的國民黨例行中常會也將提交具體的“邦聯制”構想草案內容,如果獲得通過,將再提交7月底舉行的國民黨第16次全體代表大會中討論,如經批准,就被列入國民黨的政策綱領。77日由“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小組”成員蘇起等人提出的解釋性文件強調説,“邦聯”構想是台灣中長程大陸政策中的一個環節,既非大陸政策的“立即目標”,也不是兩岸關係的最終解決方案。國民黨還建議這“邦聯”構想列入1991年制定的“國家統一綱領”進程,並由此提出所謂的“五階段統一論”,即承認九二共識、恢復兩岸復談、建立兩岸和平穩定機制、進入邦聯階段、達成統一目的。

邦聯制”説並非始於今日,早在1999年開始的島內領導人選舉期間,連戰陣營就曾準備提出“邦聯制”,但擔心被反對人士攻擊,而暫時擱置,去年島內政局更替後,國民黨逐步提出台灣應回歸“國統綱領”和“九二共識”。去年1231陳水扁利用元旦講話之機提出“統合論”後,國民黨也曾認為“統合論”就是連戰的“邦聯”説,但陳水扁當局卻很快從“統合論”立場上後退,將“統合”解釋成“統合非統”、“統而不合”、“不統不合”。今年7月連戰自美國回來後,立即大張旗鼓地拋出“邦聯制”構想。那麼,連戰等國民黨高層緣何於此時提出“邦聯”構想?這一構想對兩岸關係又有何影響?

國民黨為何提出新説帖?

一 、希望為年底選舉時的國民黨大陸政策定調 。

陳水扁當局上臺以來,大陸政策搖擺不定,兩岸關係持續緊張,兩岸僵局難以突破。島內台獨勢力繼續鼓吹兩岸是“兩個國家”,揚言台灣要“獨立建國”。民進黨至今仍沒有放棄或修改其台獨黨綱,建國黨等極端台獨勢力更是叫囂不斷,而以李登輝為首的隱性台獨勢力近日也出現與極端台獨勢力同流的動向。縱觀陳水扁上臺一年多以來,雖然曾在去年520日提出所謂不修改“憲法”、不更改“國號”等所謂“四不一沒有”,但實際上他卻拒絕承認兩岸“九二年共識”、拒絕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拒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一再拖延廢除“戒急用忍”政策、繼續在國際上製造分裂活動、大力推動“文化台獨”。民進黨為了一黨之私,置島內全民利益於不顧,大搞意識形態之爭,導致島內政局混亂,經濟持續惡化,失業率一再攀升,人民對前途失去信心。以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為主的島內在野黨組成了“在野聯盟”,在許多問議題上進行合作,大大牽制了民進黨當局和台獨勢力。今年年底將舉行“立法委員”和縣市長選舉,這將是一次重新劃分未來四年政治勢力版圖、影響三年後的新一屆島內領導人選舉的政治事件,以陳水扁、李登輝為代表的島內“台獨”勢力在面對島內政經困局一籌莫展之際,倒因為果,將種種責任推到在野黨身上,並意欲挑起島內族群、省籍、統獨之爭,製造選舉議題,鞏固政權。此時的國民黨已經沒有必要為李登輝當政時提出的“兩國論”等“台獨”主張背負十字架,國民黨擺脫李登輝影響、建立符合島內民眾利益和兩岸客觀現實的新路線的時機已經來臨。國民黨提出“邦聯制”説帖,就是為了旗幟鮮明地表明該黨的態度,為年底選舉定調。

二、最終清除李登輝在國民黨內的影響。

李登輝掌控國民黨和島內政壇10多年,打著“本土化、民主化”的旗幟,變想推動隱性“台獨”路線,從而使島內外台獨勢力迅速發展,使兩岸關係急劇惡化。為了達到其推動“台獨”路線的目的,李登輝在國民黨內搞個人獨裁,剪除異己,迫使為台灣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國民黨出現了兩次大分裂,。他甚至引進民進黨等台獨勢力,與他們“黨同伐異”,逼走許多國民黨精英,使四分五裂的國民黨先後在島內一系列選舉中丟疆失土。同時,19997月他在接受德國某媒體採訪時公然表示,兩岸是國與國的關係,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此即所謂的“兩國論”。李登輝曾想將這一主張列入國民黨黨綱,後來懾于各方的強大壓力而不敢輕舉妄動。去年島內領導人選舉失敗後,李登輝被迫辭去國民黨主席一職,曾頗為沉寂了一段日子。而國民黨在改革的大旗下,首先對黨內高級領導層進行了大調整,使李登輝一派的人馬失勢。後來又通過黨員重新登記,從基層對李登輝路線進行了大清算。今年4月以來,以赴日治病為開端,李登輝不甘心寂寞,再次在島內興風作浪。策動黃主文等親信出面組織所謂親李新政團,公開聲稱要幫助陳水扁當局,並指責連戰領導領導的國民黨偏離了他的路線。連戰等人此時提出“邦聯”説帖,其目的的通過建立新政策,清算李登輝的“台獨”路線,徹底消除李登輝在國民黨內的影響。

三、確立連戰路線在國民黨中的地位。

1989年起,李登輝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殘酷鬥爭,逐步建立在國民黨內的獨裁統治,而身為副主席、“副總統”兼“行政院長”的連戰卻毫無個人表現的機會,甚至區區一個國民黨的財務負責人劉泰英等也可對連戰施以顏色。連戰成為沒有聲音的人,在國民黨中沒有多少影響力,成為李登輝地地道道的傀儡。去年李登輝因國民黨慘敗被迫辭職,連戰接任新主席,帶領國民黨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黨主席直選、票選中常委、黨産信託、黨員重新登記等,但這些改革仍未能得到社會認同,國民黨在多次民意調查中均居於民進黨和親民黨之下。人們普遍認為這是由於連戰沒有個人風格和領導魄力,此次連戰主動提出“邦聯制”、冷淡與李登輝的關係、加強對黨內勢力整合,表明連戰急欲通過思想、組織等的改革,建立後李時代的連戰體制,併為國民黨未來發展提出“連戰路線”。無論對連戰本人還是對國民黨,均有深遠的影響。如果連戰的新構想和改革得到黨內認同,得到島內民眾認同(指標是年底選舉結果),則不但連戰本人在國民黨的地位將進一步得到鞏固,國民黨也有可能幾年後捲土重來,才能真正“東山再起”。反之,則連戰的領導權威會大打折扣。

如何評價國民黨的新主張?

一、國民黨的主張有較大的積極意義,值得肯定。

新説帖強調了以下幾個值得注意的精神:首先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依台灣當局1991年通過的“國家統一綱領”,台灣方面明確提出“中國的統一是海內外中國人共同的願望。海峽兩岸應共同重建一個統一的中國”;“大陸與台灣均是中國的領土,促成國家的統一,應是中國共同的責任”。故所謂“依循國統綱領”內涵就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其次是接受“九二共識”。1992年大陸海協會和台灣海基會達到以下共識:海峽兩岸均同意“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述”一個中國原則。展開來説,就是兩岸均堅持賦予不同涵義的“一個中國”原則,大陸方面認為“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成為統一後的特別行政區;台灣方面強調“一個中國”是所謂“中華民國”,台灣和大陸都屬中國的一部分。其三,堅持祖國統一。新説帖表示,兩岸要“邁向民主、自由、均富的統一”,這一表述實際是對以前國民黨有關兩岸關係前景的重復,是將被李登輝掌權時扭曲了的兩岸關係“返正”。雖然不具太大的實際意義,但卻表明瞭國民黨追求統一的決心,值得肯定。與連戰關係密切的國民黨“立法委員”丁守中表示,“兩國論”與“邦聯制”是“截然相對”的,這也是李登輝與連戰路線最主要的不同,它消除了兩岸關係間的對抗與敵意。這一新政策的研究者、“前陸委會主委”蘇起認為,“邦聯制”雖強調“對等”,但他建議“對等”不能“走過頭”,“兩國論”者不要“一個中國”、不要統一,也不要“九二共識”,這是造成目前兩岸關係停滯的主因,“邦聯制”就是希望在兩岸對等的基礎下,再尋求創新突破。

二、“邦聯制”仍含有強烈的“兩個對等政治實體”內容,有違“一個中國”精神。

國民黨在有關“邦聯制”的説帖中刻意強調三點內容:(1)“邦聯”應“合乎對等分治與和平漸進的原則”,必須顧及台灣民眾當家作主的意願;(2)邦聯“不是台獨,也不是急統”,是在兩岸分治的基礎上,建構“共同的屋頂”,是兩岸“在同一屋頂下對等共存”;(3)兩岸是在“分治”的基礎上建構共同的屋頂,成員之間“沒有從屬關係”。 而據我們了解,國際上一般意義上的“邦聯制”,其最大特點是所有成員享有“國家主權”,實際是主權國家的一種鬆散的聯合,並不必然構成“主權”和領土以及人民的統一。如果完全按照這種“邦聯”形式,未來兩岸的前景必然是“國與國關係”,至少是歐盟模式的“國家間關係”。這一結果將違背國民黨“一個中國”的立場。

當然,國民黨提出“邦聯論”是為了打破兩岸困局、並奠定該黨在兩岸關係上的基本政策,雖然“邦聯論”不具太多建設性,但國民黨只將它列為兩岸邁向統一過程中的一個過渡階段,有一定的積極性。在此意義上,仍值得肯定。

大紀元  2001-07-09  6:03 AM

【大紀元79日訊】 (中央社記者潘應辰華盛頓九日專電) 華盛頓郵報今天報導說,台灣的主要反對黨中國國民黨即將採行兩岸邦聯主張的政策,郵報說國民黨這項重大政策轉變將加劇台灣內部統獨的政治爭戰,也將對主張和台灣加強關係的布希政府構成挑戰。

國民黨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上週提出的政策文件中,主張兩岸關係最佳選擇,將是組成邦聯,兩岸各自維持其中央政府,並擁有自己的外交、國防與內政自主權,非台獨也非急統。

國民黨預估上述政策將在本週的中央常會中獲得通過,並於月底獲十六全代表大會中通過。邦聯制將成為國民黨年底立法委員暨縣市長選舉黨的正式政策綱領。

郵報說,由國民黨主席連戰率先提出的邦聯制,「對台灣的總統陳水扁構成嚴重挑戰」,因為陳水扁就職前曾主張台獨,它也反應台灣社會一年來在統一問題上的顯著轉變。

根據台灣一份民意調查,接受「一國兩制」的民眾比率已由去年底的百分之二十三,跳升至百分之三十三,這是歷來最高水準。

郵報說,國民黨的邦聯制主張也將對布希政策構成挑戰。布希總統的亞洲政策之中,包括和台灣加強關係,同時批准數十億美元軍售給台灣,以使台灣免於在中共武力威脅下遭統一,國民黨的舉動顯示至少台灣已有一個主要政黨積極面對最終未來的到臨。

郵報分析說,促成國民黨推動邦聯制的原因很多。首先,台灣普遍感覺未來搖擺不定,台灣缺乏政治領導方向,台灣的經濟又衰落至十九年來最差的情況;相反地,大陸經濟持續成長,不僅吸引台灣的投資,還包括台灣移民。

據估計,大約五萬家台灣製造業者目前在大陸投資,投資總額超過四百五十億美元,越來越多社會上有影響力的台灣人,認為台灣要改善經濟,就必須加強和大陸的關係。

其次,國民黨自從在總統大選中落敗後,它一直想把自己塑造為唯一可以改善和北京關係的台灣政黨,國民黨也強烈批評陳水扁的大陸政策,中共則助長國民黨的宣傳,邀請國民黨高階領袖及立法委員前往大陸訪問;雖然有些分析家擔心連戰的「邦聯制」,是否在向北京政府表達和平善意時,有點走過頭了。

郵報說,目前尚難看出連戰下的棋子能否奏效。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今年三月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時,已說過北京不會接受「邦聯制」,北京其他官員也表達不會接受北京和台灣是對等的提議,北京一貫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北京不排除動用武力如果台灣宣布獨立的話。

郵報說,台灣大部分人,包括前總統李登輝在內,仍對處理和北京的關係非常擔心。郵報說,李登輝反對統一,最近幾週他幾乎等於站出來支持陳水扁,鼓勵國民黨內李登輝的支持者討論籌組新政團。

雲上風
大紀元  2001-07-12  12:38 PM  原載 世界日報

【大紀元712日訊】 海峽兩岸之間,在現在和未來的「一個中國」概念上有著爭持,台灣國民黨最近提出將邦聯制作為一種兩岸統一可以探討的模式,寫進黨綱,大陸台灣問題專家發表長篇文章提出反對意見。很明顯,北京方面仍堅持不同意以聯邦、邦聯之類的模式或概念來談兩岸的問題,還是要「一國兩制」才行。

北京為何堅持這樣的立場不鬆動呢,一種解讀方法是,中共這一代領導人屬於技術官僚出身,不是革命家、理論家出身,為補其拙,一切大的原則,不是套用老毛的東西,就是套用老鄧的東西,因為好向黨內解釋,這是「毛主席定下的」那是「小平同志講過的」。

比如在這邦聯、聯邦之類的問題,就有毛澤東當年否決聯邦制的影子在。中共建政,本來一切照抄蘇聯的模式,在中共奪取政權之前,也是參照著蘇俄的模式,提出要像蘇維埃聯邦共和國一樣,建立「中華聯邦共和國」。這是在一九二二年中共第二次代表大會上,就寫進了自己的綱領的。一直延續到一九四五年,毛澤東在中共七大的政治報告中,還是參照著中共二大綱領,來討論聯合政府的問題,還是在提「中華民主共和國聯邦」。但到一九四九年,毛澤東變了卦。

中共權威黨史專家龔育之最近接受訪問時專門談到,毛澤東一九四九年就要不要實行聯邦制,還是實行統一共和國,問中共主持民族工作的李維漢的意見,李維漢反對實行聯邦制,建議實行民族自治。後來周恩來在政協報告中,明確提出中共在國家制度上,主張實行多民族國家的民族自治,各民族平等。周恩來當時講的一個理由,是帝國主義者想分裂西藏、台灣甚至新疆,中共希各少數民族不要聽帝國主義的挑撥,為了這一點也就不實行聯邦制,而叫中華人民共和國了。

半個多世紀過去,世界已大變,但對大陸來說,仍然面臨著過去同樣的問題。西藏、新疆兩個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成為五個自治區之列,但藏獨、疆獨的問題,還是難以解決。台灣問題仍然沒有解決良策。中共今天不願談聯邦、邦聯,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中共第一代領導人定論的影響。試想一下,如果台灣和大陸以邦聯來解決兩岸關係問題,也就意味著大陸國家制度要變化,而西藏、新疆乃至香港、澳門是否也要跟著調整成邦聯關係?中共領導人才不會慌這神呢。〈雲上風〉

環球時報  20010713日  特約記者 張撥塵

大陸拒絕國民黨“邦聯制”構想

隨著本月29日國民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的臨近,台灣島內傳出國民黨准備將黨主席連戰提出的“兩岸邦聯”主張寫進新政綱的消息,引起了各界的關注。

所謂“邦聯”,按一般政治學理論講,是指主權國家為了政治、經濟、軍事等共同目標而組成的國家聯合體,邦聯中的各國內政、外交保持獨立,是完全的主權國家。盡管連戰本人近日強調,他說的“邦聯”與理論上的“邦聯”可能不同,而且這一建議目前還處於研討階段,並未決定納入“十六全”政綱,但明眼人一看便知,所謂的“邦聯制”明顯是同一個中國和“一國兩制”原則相抵觸的。

710日,我國外交部發言人章啟月在記者招待會上正式拒絕了國民黨的“邦聯制”構想。章啟月強調,大陸主張按照“一國兩制”的方式實現國家統一,不贊成所謂的“邦聯制”模式。“一國兩制”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最佳方案,它既體現了實現祖國統一,維護國家主權的原則性,又充分考慮到台灣的歷史和現實,體現了高度的靈活性。章啟月同時表示,大陸願意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同台灣各政黨以及各界人士充分交換意見。

大陸學者認為,國民黨提出兩岸“邦聯制”的構想雖然可能是在政治壓力下採取的“折衷方案”,但是,國民黨將“邦聯制”列入黨綱將是十分危險的做法。因為它可能會像民進黨將“台獨”列入黨綱一樣,使國民黨未來在兩岸交往和處理兩岸政策時,處於被動地位並缺乏彈性,可能還會留有後遺症,將不利於兩岸統一。

那麼,連戰為什麼要提出“邦聯”的構想?按他自己的話講,是為了反襯出陳水扁當局執政無能,至今不能向民眾交待明確的大陸政策。然而,一位接近連戰的人士透露,連戰此舉是為了進一步表明國民黨要告別“李登輝路線”,走出自己的新路。說白了,就是拿“邦聯制”與李登輝的“兩國論”對著幹。……

大紀元  20010724 5:36 AM

【大紀元724日訊】 國民黨十六全政綱草案中最受矚目的邦聯制可能會遭到刪除的命運。國民黨幕僚單位表示,因為考量黨內爭議很大,時機尚未成熟,因此這項被視為是連戰的主張的邦聯制將不會列入政策綱領。

民視新聞報導,連戰的主張邦聯制會不會納入國民黨十六全政策綱領中已經有了答案,幕僚單位在考量全局之後,傾向刪除草案中的邦聯制。邦聯制的提出被視為是國民黨告別李登輝路線的里程碑,不過提出之後,黨內統派以及本土派都有些意見,再加上國民黨做的民調支持和反對的民眾比率差距不大,因此幕僚單位決定政策大轉彎。

這項決定將在24日下午的政綱修訂小組會議,以及25日的中常會做最後的確定。

——關于邦聯、聯邦和一國兩制的選擇
范海泉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中心)
200100

據台灣「中央社」報道,在中國國民黨即將提交于七月二十九日召開的十六全會討論的「政策綱領草案」中,將首度納入其主席連戰多次提出的「邦聯制」主張,將其文字化。據說,這個所謂的「政策綱領草案」,「明定依循國統綱領,超越統獨之爭,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基礎上,追求兩岸和平穩定關系,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建構台灣和平區,邁向階段性的『邦聯』」,「同時明定,兩岸擱置政治爭議,從事制度競賽,積極恢復兩岸制度化協商,加強全方位交流,推動政黨交流,高層互訪。」

對于國民黨的這一動作,台灣有人認為,建立「邦聯」是表明兩岸朝「統一」方向邁進的模式,如果連戰同意將之作為國民黨大陸政策的指導方針,表明連戰將「徹底告別李登輝路線」。香港有的人認為,這是「一國原則下的變通統一模式」;有的人稱,「『邦聯制』較『兩國論』更強調兩岸統一」,其構思「明示兩岸必將朝向統一的方向邁進」。

我認為,「邦聯制」、「聯邦制」等模式,並非「明示兩岸必將朝向統一的方向邁進」,而實際上都是否定一個中國原則、否定統一的變相的「兩國論」,是要分裂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國民黨將「邦聯」作為大陸政策的指導方針,並不能表明其「徹底告別李登輝路線」;只有接受「一國兩制」才是實現中國完全統一的明智選擇。

凡是對于國家理論有一定認識的人都會明白︰所謂「邦聯」者,不是一種國家形式。它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獨立主權國家成立的松散的政治聯盟,或主權國家的結合;它沒有統一的中央政府,實際上仍然是多個不同的國家,而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邦聯」中的成員邦仍然各自擁有完整的獨立主權,並且可以自由退出「邦聯」,使得這個「邦聯」完全解體。「邦聯制」並不是一種民族國家的形式。簡言之,一個「邦聯」並不是一個國家。

當然,從理論上說,「邦聯」也有可能和平過渡到「聯邦」,乃至最後發展過渡成為單一制的民族國家,但在世界歷史上卻鮮有先例,多數「邦聯」過渡到「聯邦」,都是靠戰爭解決問題的,而且似乎至今還沒有一個單一制國家是從「邦聯」一直過渡而來的。例如,北美十三州獨立之初,並沒有明確它們的地位是國家,成立美利堅邦聯,後來和平過渡到聯邦;但最終仍然是靠南北戰爭才實現並鞏固了統一的美國聯邦制國家。而瑞士邦聯則是經過三十多年的戰爭才于一八四七年過渡到瑞士聯邦;德意志邦聯則是從普奧戰爭一直打到普法戰爭,才最後實現了德意志聯邦的統一。因此可以說,從松散的邦聯制結合體過渡到統一的聯邦制國家,仍然難以使得其成員間避免戰爭。

聯邦制是一種立法權由中央立法機構和聯邦各單位的立法機構分享的立憲政體。在聯邦制國家中,聯邦和成員國都有自己的憲法和中央權力體系,聯邦制是在民族國家的構建過程中為消除分裂、維護統一所做出的一種制度安排,聯邦的中央權力由地方讓與,地方的權力受到憲法的保護。大多數聯邦制國家在憲法中規定成員邦不能退出,但也有些聯邦國家的憲法卻明文規定它們有退出的權力。現代聯邦制觀念是在構建民族國家的過程中萌芽的,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才是觀念形態的聯邦制的根本目標。通過對世界上各種不同的聯邦制國家的考察可以知道,聯邦制和單一制都以國家的統一為目的和歸宿,聯邦制對國家統一的維護需要克服許多不利于統一的因素,這些因素包括地域、自然、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習俗等等方面,而正是這些因素使得這些國家采用了聯邦制。從理論上說,聯邦制國家最後都會過渡到單一制國家。

現代民族國家所采用的國家結構有兩大基本形式︰聯邦制和單一制。在當今世界上的近二百個國家中,僅有二十幾個實行聯邦制,其他國家絕大多數采用單一制。可見,單一制是民族國家的常態,而聯邦制是一種非常態性的國家結構形式。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前曾經是聯邦制的倡導者;但是,當辛亥革命後,出現了軍閥割據的局面後,他雖然也曾因為斗爭的需要而在聯邦制(「聯省自治」)和單一制中搖擺過,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單一制(共和制)。在孫中山先生之後的國民黨,仍然堅持了實行單一制的國家結構形式。「中華民國」的法統就是單一制國家。

中國共產黨在其八十年的歷史上也曾經多次提出通過聯邦制這一國家結構形式解決中國的民族問題。但是,在一九三零年代日本帝國主義開始大規模侵略中國以後,「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中國境內各民族面臨共同的生存威脅,各民族空前地團結,並聯合起來共御外侮。于是,在共同斗爭中,逐漸結合形成了一個統一的現代民族––中華民族,中國境內的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在此基礎上,中國共產黨才最終確定了「中國境內各民族聯合建立統一國家」這個主張。一九四九年九月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由各地各界各民族的代表共同作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決定,采用單一制的多民族統一的人民共和國這種國家結構形式;但是,同時又從民族平等的原則出發,尊重民族文化、生活習俗,在民族聚居區域實行民族自治,建立自治區、州、縣(旗)等,這在某種意義上又體現了聯邦制原則。簡而言之,人民共和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單一制國家。這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各民族的共同選擇。

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國民黨殘余勢力退踞台灣,仍然以被中國人民拋棄的「中華民國」的旗號進行掙扎,妄圖「反攻大陸」或「光復大陸」,實現所謂「復國」夢想。盡管如此,在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統治的時代里,國民黨台灣當局還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灣獨立」和「劃峽而治」的「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由于國際形勢的變化,由于長期以來支持台灣當局的美國承諾執行「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的政策,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建立了正式外交關系,所以從一九七九年起,中共才決定不再使用「解放台灣」的口號,提出了台灣與祖國大陸實現和平統一的政策。為了使和平統一能夠實現,中共領導又提出和逐步完善了「一國兩制」的政策。

在「一國兩制」理論構想中,「一國」,堅持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主權和領土不容分割,必須實現完全統一,因為這是全民族的要求,是歷史的規律;「兩制」,是客觀現實,香港、澳門、台灣長期以來與大陸存在不同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形成了不同的政治文化、社會結構、思想觀念,如果因為主權「回歸」或統一而強行要求其改變,則將可能引起巨大的思想不安,經濟混亂,社會動蕩。從這個現實出發,為了保證讓這些地區的民眾安心,中共提出,在完成了主權「回歸」或統一的前提下,維持其現有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不變;作為國家主體的大陸,仍然實行社會主義制度,作為中國一部分的港、澳、台地區,仍然實行現有的制度不變,至少保證五十年不變。這樣做,有利于發展社會生產力,有利于豐富和發展中華民族文化,有利于保護港、澳、台民眾的既得利益,從而也符合中華民族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鄧小平先生提出的「一國兩制」理論,豐富了國家理論學說。

如今,「一國兩制」已經先後在香港和澳門的「回歸」上應用,並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功。由于實施「一國兩制」,中央政府放權,香港、澳門實行「高度自治」,「井水不犯河水」。兩個「基本法」雖然在名稱上不是憲法,但在其結構上則具備了憲法的一般特徵,並在實際上也發揮了類似于憲法的作用,所以可以說,「一國兩制」的實施,是聯邦制原則在中國的又一次運用。然而,由于外交權、國防權這些最重要的國家主權屬于中央政府,港澳只享有中央政府授予的部分外事權利,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統也仍然是單一制國家。

「一國兩制」承諾,在統一後的台灣,同港澳一樣實行「高度自治」,可以實行與大陸不同的政治社會經濟制度;可以擁有立法權和司法權、終審權;中央政府不向台灣派官員,不向台灣徵稅、徵兵;與港澳不同的是,台灣還可以有自己的軍隊,只是不能構成對大陸的威脅;台灣的黨政軍等系統均由台灣自己來管;中央政府還要給台灣留出名額。這種「高度自治」至少保證五十年不變,將來是否要變,也由台灣民眾決定。「兩制」由國家的憲法和由台灣民意代表參與制訂的「基本法」予以保證。在「一國兩制」下,台灣可以享有比世界上任何聯邦制國家成員單位更為優惠的條件。

而在台灣,李登輝主政以後,不但拒絕接受「一國兩制」,而且從明確表示「中華民國的國策,就是只有一個中國的政策,而沒有兩個中國的政策」,走向提出以「一個中國、兩個對等的政治實體」為兩岸關系定位,再到提出「一個分治的中國」,最後在其即將下台前,完全暴露出其自幼形成的「皇民化」心理,拋出了聲稱兩岸是「國家與國家,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關系」的「兩國論」,一步步地背離了一個中國原則,背離了他主導下制訂的《國家統一綱領》,從而實際上背叛了國民黨,成為台灣分裂勢力的總代表。李登輝雖然想將其「兩國論」塞進「中華民國憲法」,但是懾于大陸和全世界華人的反對以及國際社會的譴責,終于也未能敢于走出這一步,僅僅是在國民黨的一份文件中寫上了「兩國論」的詞句而已,而《中華民國憲法》也仍然是維護一個中國的「憲法」。

然而,曾經是台灣大學政治學教授的連戰,在李登輝時代備受提拔重用,官居國民黨副主席、「副總統」,並被李登輝選擇為繼承人,作為國民黨推舉的「總統候選人」。他在李登輝的「兩國論」出籠後極力為其進行辯護,在二零零零年二月參加「總統」競選中發表其十條大陸政策時強調,「特殊國與國關系」是「務實的自我定位,既符合兩岸的政治現實,也符合雙方分治、互不隸屬的法律現實」,為李登輝的「兩國論」搖旗吶喊。當「大選」失利後,李登輝被迫辭去黨主席,連戰成為在野黨的國民黨主席之後,卻仍然擺脫不掉李登輝的陰影,至今不能與李登輝劃清界限,尤其是在思想意識上的界限,其提出「邦聯制」,就是證明之一。

連戰的所謂「邦聯制」主張,雖然聲稱是「依循國統綱領,超越統獨之爭,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基礎上」提出的,但因為並沒有明確指出「統一是最終的目標」,所以在實際上是否定了《國統綱領》中「大陸與台灣均是中國的領土,促成國家的統一,應是中國人共同的責任」的論述,否定了「共同重建一個統一的中國」的追求目標,是從《國統綱領》的倒退。

海峽兩岸之間的問題是國共兩黨內戰的遺留問題,是近代中國完成國家統一過程中的遺留問題。台灣是與大陸實現「統一」,還是讓「台獨」分子分裂祖國的「統獨之爭」,是每一個中國人、每一個中國的政黨尤其是台灣的幾十個政黨都必須明確表態的,是根本無法「超越」的。但是連戰卻聲稱說「超越統獨之爭」,實際上就是回避一個中國原則,是從國民黨原來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倒退,與陳水扁所謂「統一不是唯一的選項」論有何區別?

九二共識並非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而是雙方「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雙方都「努力謀求國家統一」;在解決事務性問題時,雙方對「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不作爭論,不強求一致。現在,連戰提出的所謂「邦聯制」,顯然並非「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顯然不是「努力謀求國家統一」。所以,他並沒有從根本上與李登輝劃清界限。

連戰所謂「追求兩岸和平穩定關系,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建構台海和平區」的主張,是在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立足于所調「中華民國在台灣」,其實是李登輝「兩國論」的變種;所謂的「兩岸和平穩定」、「台海和平區」,是要將台灣與祖國大陸長期以來的分離現狀法律化、固定化,是變相的「台灣獨立」主張,與民進黨陳水扁所謂「台灣中國,一邊一國」並無二致。

海峽兩岸之間有些問題的爭議是可以「擱置」的,如各自實行何種社會制度;但原則問題是不能「擱置」的,如承認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承認不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這種「爭議」,主要是由于國民黨在李登輝主導下背離一個中國原則後才引起的,連戰當時參與其中,是有一定責任的。因此,現在連戰提出所謂「擱置政治爭議」,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回避責任。當然,提出連戰有責任,並不是要追究責任,而是因為他現在仍然沒有回到國民黨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立場上,沒有回到《國統綱領》的立場上來。而所謂「從事制度競賽」,實際上仍然是無視一個中國原則的非意識形態性,死抱著國民黨固有的意識形態看法不放,幻想改變大陸的社會主義制度。
把連戰提出的「邦聯制」主張與其在競選中提出的十條大陸政策對比一下,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只不過是把「特殊的國與國關系」改成了「邦聯」而已,其余是照舊搬來,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因此,即使「連戰同意將其作為國民黨大陸政策的指導方針」,也不能表明連戰「徹底告別李登輝路線」,而是正好相反,表明他仍然處在李登輝的陰影里。

什麼是「李登輝路線」?就是背離、拋棄一個中國原則,實行「暗獨」的路線。何謂「暗獨」?就是雖然沒有公開宣布要追求「台灣獨立」,但也拒絕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拖延祖國統一進程,利用各種似是而非的主張、口號,在實際上使台灣與大陸脫離根本性的聯系,從而使得民眾逐漸失去作為中國人應有的國家意識,民族意識,為「台灣獨立」創造條件。李登輝主政的十二年里就是這樣做的。

我在多篇文章中指出,中共關于一個中國原則的表述,已經消除了意識形態的成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于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它與一九九一年時國民黨台灣當局制訂的《國統綱領》中關于一個中國的表述,已經沒有本質的區別。

在台灣的國民黨黨員們,都應該時刻記得自己是「中國人」,自己的黨是「中國國民黨」,都沒有理由不接受自己曾經長期堅持的一個中國原則,仍然死抱著李登輝的「兩國論」這樣必將遺臭萬年的「政治遺產」不放。所以,只有當連戰率領國民黨公開拋棄李登輝的「兩國論」,旗幟鮮明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而不是提出什麼「邦聯制」的時候,才能說明他是「徹底告別李登輝路線」。

其實,不僅是連戰的「邦聯論」,包括台灣各政黨和各界人士提出的「聯邦論」、「國協論」、「統合論」等等未來兩岸關系的模式,實際上如出一轍,都是企圖要求首先賦予台灣以「主權獨立國家」的地位,然後再使兩岸形成一種比一般的國家間關系更緊密的聯盟。但是,所有這些模式,都是在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提出來的,而且都沒有也不可能保證實現中國的國家統一。因此,這些模式,理所當然地不被中共和中國人民所接受。

海峽兩岸之間的問題,曾經必須依靠戰爭才能解決,如今已經可以用和平方式解決,但和平解決的前提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在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在毛澤東和蔣介石的時代,海峽兩岸的分歧主要是源于意識形態的不同,爭議建立何種社會制度,爭議誰是「正統」的中國政府。為此,國共兩黨勢不兩立,戰爭成為主要的選擇手段,中共提出「一定要解放台灣」,蔣介石仍然堅持所謂「反攻大陸」、「反共復國」。

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國際形勢的變化,兩岸的領導人均為新的一代,台灣當局已經實現政黨政治,變為與中共沒有歷史恩怨的民進黨執政;更主要的是由于國際社會已經承認了人民革命後中國政權更迭的事實,解決了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中共則根據各種因素的變化,針對台灣與大陸客觀存在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方面的差異,提出了「一國兩制」這個在某種意義上說是「維持現狀」的辦法;而在島內「台獨」勢力膨脹,逐漸背離一個中國原則。因此,當前海峽兩岸之間存在的分歧性質已經發生改變,是否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是否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成為兩岸分歧的核心,而意識形態、社會制度方面的爭議已經退居次要地位。只要兩岸能夠取得對于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取得中國一定要實現國家統一的共識,那麼就有可能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分歧,實行「一國兩制」,而不必依靠戰爭這個最終的形式來解決。

在「一國兩制」概念中,「一國」是核心,是目標,是體現統一國家的主權原則,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而「一個中國,不是中華民國,也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是一個走向統一的中國」。「兩制」是手段,是實現國家統一和主權完整的途徑。提出「一國兩制」,完全是從現實出發,是考慮到台灣與祖國大陸已經分離了幾十年,政治、經濟、社會制度上存在著巨大的一時難以彌合的差異。「一國」表明追求國家的統一,表明要保持國家主權的統一和完整,這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兩制」則表現為承認並容忍政治制度的差異,表現為各部分均有高度的自治權,不強求一致。「一國兩制」在香港、澳門已經實施,它實際上是聯邦制原則在中國的運用,或者可以說,「一國兩制」實際上是一種「準聯邦制」。

那麼,中共為什麼又不接受完全的聯邦制模式呢?這當然不只是因為「中國歷史上沒有聯邦制的傳統」、「中國是單一制的國家」那麼簡單。而是因為︰

第一,台灣雖然與大陸隔海相望,但台灣民眾是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且絕大多數是漢民族,是大陸移民,歷史上從來也沒有建立過國家,從來是中國的一部分,雖然曾經被外國殖民主義者、帝國主義者佔領過一段時間,但國際上承認它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一點並沒有因此而改變。

第二,雖然由于與祖國大陸分離半個世紀以上,台灣在政治經濟社會制度等方面與大陸有較大的差異,但采用「一國兩制」,完全能夠容納台灣與大陸存在的差異性。而且中共承諾給予未來采用「一國兩制」形式統一後的台灣所具有的權力,例如,中央政府不在台灣徵兵、收稅,台灣還可以保留自己的軍隊等等,就比任何聯邦制國家給予其成員單位的權力更大,采用聯邦制反倒不能有這些權力。

第三,正如台灣的朱高正先生所說︰聯邦制等于是要「先獨後統」,這在「理論上不合理,現實上不可行」。如果中共接受了「聯邦制」,如同接受「邦聯制」、「統合論」等等模式一樣,等于首先承認了「台獨」派的主張,承認「台灣已經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而一旦做出了這樣的承認,圖謀「台獨」的民進黨,就會立即宣布「台灣獨立」,那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保證台灣再與大陸實現統一。當然所謂「聯邦制」也就無從談起,更遑論完成民族國家的統一了。

第四,歷史證明,聯邦制國家的成員單位過少,尤其是大小懸殊的話,一般都會走向解體。假設大陸與台灣實行聯邦制,由于台灣地域太小,人口太少,也終將會使聯邦解體,屆時為了制止台灣的分離,恐怕仍然會發生戰爭。

第五,如前所說,單一制是民族國家的常態,而聯邦制是一種非常態性的國家結構形式。從理論上說,聯邦制國家最後都會過渡到單一制國家。不僅中國歷史上沒有聯邦制的傳統,即使中國近代曾經為采取單一制還是聯邦制發生過長期的爭論,但國共兩黨最後都決定了采用單一制。為什麼?因為單一制才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國家結構形式。

第六,當然不是說過去決定了實行單一制就永遠不能改變為聯邦制。關鍵在于是否需要改變。「歷史上沒有」的,不等于現在或今後就不能有,如果確實需要,單一制國家也不是不可以改為聯邦制國家。但是,世界上從單一制改為聯邦制的國家,都是因為單一制的國家結構形式無法容納過多的差異性,而使民族國家面臨集成危機時才改行聯邦制的,而且畢竟只有少數的例外。

第七,中國的單一制國家結構形式是否「無法容納過多的差異性」呢?當前看來,當然不是。「一國兩制」實際上已經是聯邦制原則在中國的運用,在香港、澳門的主權回歸後實行「一國兩制」的經驗表明,它是完全可行的,中國完全沒有必要改行聯邦制。

以上種種理由說明,不是中共不接受聯邦制,而是完全沒有必要接受聯邦制,沒有必要將現有的單一制國家結構改為聯邦制國家結構,「一國兩制」其實是最佳的選擇。

台灣的政客們拒絕接受「一國兩制」的理由,常常是打著「尊重台灣地區人民的權益並維護其安全與福祉」的旗號,聲稱一旦接受了「一國兩制」就是「矮化台灣」。但是,其實他們是出于一種基本的錯誤立場,即堅持「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肯改變與大陸爭「正統」地位的心態,而這種心態歸根到底來自政客們總想「當老大」的私心。王永慶先生就曾經質問過︰實在不知道陳水扁為什麼不肯承認一個中國,難道是怕「總統沒得做嗎?」

是的,幾乎所有的台灣政客都是這樣想的,他們不肯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不肯接受「一國兩制」,就是出于這個原因。他們根本不是害怕「矮化台灣」,而是怕「矮化」了他們自己,使他們當不成「老大」。如其不然,人們就無法理解為什麼連土生土長的台灣人,長久以來支持民進黨的王永慶先生都會大聲疾呼「兩岸間對一個中國所持觀點不同,並無根本性的差異存在」,能夠公開站出來大聲疾呼,台灣「要坦然接受一個中國原則」,而他們這些政客們卻總是要強調「對等地位」。

《呂氏春秋‧序意》中說得好︰「私視使目盲,私听使耳聾,私慮使心狂。」正是台灣政客們的私心使得他們私視而目盲,看不到一個中國原則是客觀的超越意識形態的;正是私心使他們私听而耳聾,听不到台灣民眾要求國家統一的呼聲;正是這種私心使他們私慮而狂,總是千方百計地尋找借口,為國家統一不斷制造障礙。

但是,「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即一個中國的原則,已經成為聯合國和國際社會承認的共識,用許信良先生的話來說就是「一個中國原則已是舉世接受的原則,台灣並沒有對抗的空間。」

幾年來,「一國兩制」已經在香港、澳門取得一定的成功,它也必將會逐漸被台灣民眾所接受。台灣的有關民意調查告訴我們︰當「一國兩制」提出的時候,接受者不超過一成,而近年來這個比率卻不斷大幅攀升。今年三月底,「陸委會」的調查結果是,達到了一成七;近日來多家調查結果是,達到了三成左右,最高的已達三成三。完全可以預言,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台灣民眾更加清楚地了解「一國兩制」的內容後,當更多的台灣民眾認清了政客們的面目後,「一國兩制」必將成為大多數台灣民眾的選擇。因為和平實現統一,是台灣民眾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中國的完全統一,是海峽兩岸人民的共同願望。中共不可能接受所謂「邦聯制」或「聯邦制」,也沒有必要改變中國的單一制國家結構。結束海峽兩岸分離局面的最佳方案,就是通過和平方式實現「一國兩制」。